当硬齿面减速机出现异响时,通过听诊法定位故障齿轮(如输入级/输出级)需结合异响特征分析、听诊工具选择、检测位置优化及综合验证,具体步骤如下,下面就跟着我们淄博瑞骏减速设备有限公司一起来了解下吧:
一、异响特征分析:初步判断故障类型
频率与周期性
高频异响:若异响呈尖锐、高频的“嘶嘶”声或“啸叫”声,可能由齿轮齿面磨损、点蚀或胶合引起,导致啮合冲击增大。
低频异响:若异响为低沉的“咚咚”声或“咔嗒”声,可能由齿轮断齿、裂纹或轴弯曲导致,表现为周期性冲击。
无规律异响:若异响无固定频率,可能由轴承损坏、润滑不良或异物进入引起,需进一步区分齿轮与轴承故障。
负载相关性
空载异响:若减速机在空载运行时出现异响,故障可能集中在输入级齿轮(如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处)或高速轴轴承。
负载异响加剧:若异响在负载增加时明显加剧,故障可能位于输出级齿轮(如工作机连接处)或低速轴轴承,因负载增大导致齿轮啮合力增加。
二、听诊工具选择与检测位置优化
听诊工具
机械听诊器:适用于初步定位异响源,通过金属探头接触减速机箱体,放大内部声音。
电子听诊器:具备滤波功能,可过滤环境噪声(如电机噪音),突出齿轮啮合频率(通常为齿轮转速×齿数),提高定位精度。
振动分析仪: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,结合频谱分析(FFT)定位故障齿轮(如输入级齿轮故障频率为电机转速×输入级齿数)。
检测位置
输入级检测点:靠近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处,检测高速轴齿轮啮合声。
中间级检测点:若减速机为多级传动,在中间轴轴承座附近检测中速齿轮啮合声。
输出级检测点:靠近工作机连接处,检测低速轴齿轮啮合声。
轴承座检测点:在各级齿轮对应的轴承座上检测轴承运行声,排除轴承故障干扰。
三、听诊法定位故障齿轮的步骤
空载运行检测
启动减速机并空载运行至稳定转速,用听诊器依次检测输入级、中间级、输出级检测点。
记录各检测点异响强度,若输入级异响最明显,故障可能位于高速轴齿轮;若输出级异响最突出,故障可能位于低速轴齿轮。
负载运行检测
逐步增加负载至额定值,重复听诊检测。
若异响在某级检测点随负载增加显著加剧,且频率与该级齿轮啮合频率一致,可定位为该级齿轮故障。
对比检测
在相同工况下,对比正常减速机与故障减速机的异响特征。
若故障减速机某级检测点异响频率与正常机差异显著(如频率加倍或减半),可能由齿轮断齿或齿形误差引起。
四、综合验证与故障确认
频谱分析验证
使用振动分析仪采集异响信号,通过频谱分析识别故障特征频率。
例如,输入级齿轮故障频率为电机转速×输入级齿数,若频谱中该频率成分显著,可确认输入级齿轮故障。
油液分析验证
采集减速机润滑油样,检测铁屑含量和磨损颗粒形态。
若输入级齿轮磨损,油样中可能发现高速轴齿轮材料(如20CrMnTi)的磨损颗粒;若输出级齿轮故障,则可能发现低速轴齿轮材料(如42CrMo)的颗粒。
拆解检查
对疑似故障齿轮进行拆解,观察齿面磨损、点蚀、胶合或断齿等直观损伤。
例如,输入级齿轮因转速高、润滑不足易出现齿面胶合;输出级齿轮因扭矩大易发生断齿。
五、典型案例与注意事项
案例1:输入级齿轮故障
现象:减速机空载时输入级检测点出现高频异响,负载后异响加剧。
原因:高速轴齿轮齿面点蚀导致啮合冲击增大。
处理:更换输入级齿轮或进行齿面修形处理。
案例2:输出级齿轮故障
现象:减速机负载运行时输出级检测点出现低频异响,频谱分析显示故障频率为工作机转速×输出级齿数。
原因:低速轴齿轮断齿导致周期性冲击。
处理:更换输出级齿轮并加强轴系刚度。
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听诊时需停机并切断电源,避免触电或机械伤害。
环境干扰:远离电机、泵等噪声源,或使用电子听诊器的降噪功能。
经验积累:通过长期实践建立异响特征与故障类型的对应关系库,提高定位效率。
有需要就联系我们吧,我们愿竭诚为您服务!